在数字化浪潮重塑农业生产的背景下,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E起去当芯农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浙江杭州进行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多家农业科技前沿单位,队员们系统观察了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精准种植、智能养殖、设施农业中的集成应用,深刻体会到跨学科协作与基础研究对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作用,明确了自身在服务国家“重农固本”战略中的责任担当,为青年学子投身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认知基础。
数智植物工厂——以科技还原自然
实践队聚焦浙江杭州富阳四维生态数字农业产业园,围绕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应用展开实地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智慧农业技术的落地场景、应用成效及对传统农业的革新作用,探究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在富阳四维生态数字农业产业园,实践队亲眼见证了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的完美结合如何重塑农业生产。精准的土壤与空气数据监测、远程操控的灌溉施肥系统、智能温室的自动环境调控,让作物生长全程无忧。队员们深切体会到,数字技术正为传统农业注入强大的新活力,不仅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农产品品质,更开启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路径。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论文”到“大地”的蜕变
浙江大学新农业发展研究所浓缩汇聚了多方面跨学科人才汇聚的力量。从设施区的智能温室调控、SAS栽培的作物轮作,到植物三维形态数据获取、智慧渔业循环水养殖,一系列前沿技术生动展现了浙大在农业科技融合创新上的领先优势
。在负责人沉浸式、启发式的场景化讲解中,队员们陆续走访了设施试验区、大田试验区和生物育种实验室,近距离触摸现代农业的创新生态,亲身体验智慧农业的科技魅力,深刻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动能。
嘉润牧鱼智慧农业——产业联营,联农共富
实践队前往杭州嘉润牧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智慧农田的“稻鱼共生”模式,以数字技术实时监控水质与鱼类生长,智能投喂系统精准施喂,鱼类排泄物经处理后滋养水稻,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闭环。
嘉润牧鱼的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详细介绍渔业数字平台,平台整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显示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记录着养殖水体的温度、酸碱度、溶氧量等关键指标,以及鱼类的生长状态、摄氏情况等信息。”
实践队就嘉润牧鱼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现代大生态循环农业集成体系、工厂化渔业投入成本及收益、嘉润牧鱼产业联营服务体系与公司负责人进行深入讨论交流。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汇”和“治”
在浙江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实践队与研究所成员进行座谈,了解“浙样型”作物表型精准鉴定与智能应用平台,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数字农业的基础研究力量。浙江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吴小波表示,习总书记说过‘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你们有当‘芯农人’的兴趣十分值得肯定,农业领域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农业科研机构也需要数字化、智能化相关专业的高水平人才。
在研究所成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学习数字农业领域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反演与分析的思路构架。走访研究所与实验室,观看浙江省农业数据集成平台和无人机采集、分析作物表型,体会由“汇”到“治”,再到“智”。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刻认识到数字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生,实践队员认识到数据传感、通讯技术、智能无人系统等专业领域在农业新发展方面的巨大前景;未来,将结合实践见闻,致力于用专业知识为数字农业提供“技术引擎”。相信在科技的赋能下,农业将变得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为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