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森莉 欧阳文婧 图片:孙艺芹 欧阳文婧 罗莉娟
7月上旬,为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中华文化传承实践队伍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的主题,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纸为你来——探寻‘千年纸乡’的非遗故事”夹江非遗守护联盟一行7人,在指导老师董鸿英博士的带领下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马村镇开展实地调研。
7月6日,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董鸿英的带领下,来到夹江县马村镇人民政府与马村镇镇长吴小强面对面交流。通过吴镇长的介绍,实践团队进一步了解了夹江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方向,让实践团队更为深入地认识到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指导老师董鸿英充分肯定了马村镇“禀赋好、措施实、干劲足”,同时实践团队负责人欧阳文婧也向吴镇长提出了团队的创新想法,提出“认领一棵竹”线上养竹造纸、纸文化嘉年华年度活动、高校社区非遗文化节等多种创新形式,以此推广夹江非遗文化,吸引更多青年大学生关注、挖掘、传承和创新,争做线上线下“新纸民”。
董鸿英代表团队表示,他们将做到专业化、高效化、品牌化,特别是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助力夹江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状元纸坊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四川省非遗文化传承人、状元纸坊负责人陈秀君进行了访谈。陈秀君提到,近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攻克文物用纸、修复用纸技术,聚焦降低造纸用水的金属含量和有害物质、精确控制纸的PH值等技术难题,以实现“纸寿千年”的创新构想。
同时,团队成员同陈秀君老师交流想法,创造性提出借鉴“盖章热”扩大市场、“状元纸”IP设计、简易造纸DIY手工包和相关文创产品营销战略等思路。陈秀君老师充分肯定了团队成员的创新想法,并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关注到夹江非遗文化,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
随后,在陈秀君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沉浸式体验了夹江非遗造纸的“8个环节、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深入地了解了竹纸制作的过程,体会到了“一张纸的来之不易”。
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夹江非遗守护联盟实践团队踏入千年纸乡,走进田间地头,寻觅非遗的痕迹,访谈非遗传承人,他们聚焦夹江竹纸制作工艺非遗文化的发展成就与发展困惑,并对传承发展非遗文化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助推夹江竹纸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他们走在成为“新纸农”的路上,为非遗传承贡献青年力量、青年智慧和青年本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3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