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安吉白茶是浙江一带的名茶,因其独特的白化现象、高氨基酸含量和鲜爽口感而著称,近年来“一杯白茶,一座古寺”逐渐成为了大众心中所向往的桃源生活,安吉各村落迎来了蝶变新生。适值8月5日,“茗播绿野,云韵茶乡”实践团前往安吉剑山村,解码白茶产销背后的人间烟火。
(一)实地:一叶牵动千村运,小村茶香待远播
青山绿水化入眼帘,置身于千年古刹和连绵竹海的气息中,一股悄然的静谧与安宁蔓延在心中。黄书记满怀骄傲地向我们介绍起剑山村地自然风光,“我们剑山村背靠灵峰寺和千年茶园,拥有丰富的禅茶文化资源,每年到灵峰山旅游的人流量可以达到,但可惜的是,如何留住他们,将游客转化为我们剑山茶的客户,这还是一个难题”。安吉作为白茶之乡,产业规模正在逐步完善,著名的 远销国外,但像浅坑桥村、剑山村这样的小型村集体依旧面临着压价、低卖的现状,在同类市场上无法与周边大型村庄形成有力的竞争条件。
因此,团队以茶行业为基点,聚焦Z时代视域下,生产规模散、小、乱的小山村该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弯道超车,其突破路径之一在于借助视觉设计、网络传播、旅游资源打造出差异化竞争品牌。“茗播绿野,云韵茶乡”,团队迈出第一步就是在在茶叶加工厂和茶馆开设直播,辅助售卖茶叶衍生产品。成员们拿着茶点向直播间观众展示实物,和糕点师傅一同讲解口感,幕后成员则包揽场控、挂链接、做客服的任务。
(二)构建:直播赋能造IP,文旅融茶促振兴
本次志愿实践线下服务了钱坑桥村与剑山村两地乡村,线上辐射了包括黄杜村在内的三处村落,为将近121位茶农提供施工、宣传帮助,单日直播带动572.3元增额,在中国乡村振兴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官方发表3篇新闻报道。以综合技能为优势制定针对性茶文旅品牌打造与营销策划书,设定出2条茶韵研学路,深入挖掘当地特色并反复打磨修改,目前已得到当地乡村的建议采纳。
与此同时,团队美工成员结合当地“山遮雾绕,云茶田间”的特色设计了“灵灵”“白白”等特色鲜明的IP形象,生动活泼的动画小人跃然纸上,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一致喜爱。团队计划依托可视化的IP形象,引流青年群体客户,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传播矩阵,为茶乡文化发展添能蓄力。
(三)启思:因地制宜寻路径,人文关怀暖民心
“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民生活福祉”,实践高度遵循“数字赋能,亲身参与,以小见大,因地制宜,人文关怀”的根本原则,挖掘现有资源禀赋,提出拓展加工、销售产业链与融合农文旅发展轨道这“两大法宝”。将丰收的希望播撒在安吉这片绿色的生命之田中,待茶香悠悠,见农人开颜。( 文/杭州师范大学 车周莉 应陶涛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969-0.html